好的家教始于爱的表达

来源: 中国妇女报 2023-08-21 17:59:11


【资料图】

■ 薛元箓

今年是梁启超诞辰150周年。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,他在思想、政治、教育、历史、文学诸多领域,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遗存。其中,与子女的400多封家书,比肩曾国藩家书、傅雷家书,被并列为“三大家教典范文本”。而作为父亲的梁启超,也因此被誉为“中国家教第一人”。

不过,如果仔细推敲,“中国家教第一人”之前,其实应该加上“现代”二字。在中国,传世的历代优质“家训”本不少,可以说荟萃了中国古代的家教观。但需要分辨的是,这些“家训”多是建立在传统的礼法制度上,板起一副专制大家长的面孔,以不平等的姿态对晚辈施以“训诫”。以今天的教育理念衡量,古代家教观从起点上就走入了误区。

梁启超的家教观则恰恰相反。它首先建立在对传统家教观的颠覆上,通过“家书”而非“家训”,把自己在教育理念上的心得,融化在对子女的父爱中,并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,赋予了梁氏家教观全新的面貌。胡适曾以“生平自许,中国新民”评价梁启超,这个“新”字,不仅是梁启超毕生的思想追求,在家教观上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,足当“现代中国家教第一人”的美誉。

在梁启超与子女的家书中,有个细节不容忽视,就是对孩子的爱称,辑录如下:“大宝贝”“娴儿”“宝贝思顺”“baby思顺”“顺儿”“老白鼻”“庄庄”“小宝贝”“忠忠”“达达”“六六”“大小孩子们”“大孩子们、小孩子们”……甚至,他还给孩子们起了“外号”。这样亲昵的表达,放在今天属于家长的日常,但在100多年前,却难以想象,非有对父爱足够的认知和表达的勇气而不得。梁启超对传统家书称谓格式的改变,打破了家书中封建家长历来的威严形象,是梁氏家教观“现代”化的第一步。他与子女的交流,正是起步于这种用父爱营造的欢乐、宽松、平等、自由的表达氛围,并逐渐形成全新的“智、情、意”平衡发展的家教理念。

坊间常聚焦于梁氏家族的“一门三院士,九子皆才俊”,以为这才是梁氏家教的成功标志。这种唯结果论,反映的还是传统的诗书传家的家教观,既无创新,也并非梁启超的本意。恰恰相反,梁氏家教观的“现代”性,正是表现为对功利主义教育的嫌恶,尤其推崇个性主义和趣味主义教育,把孩子的快乐始终置于家教的中心地位。关注梁氏家教观的家长们,对此应该加以辨析,避免重蹈传统家教的误区。

实际上,直到今天,如何对孩子表达真正的父母之爱,依然是许多家长亟须补上的一课。对比梁启超的家教观,许多家长一方面已经敢于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,另一方面却依然固守着传统的功利主义思维,把家教仅仅视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,以牺牲孩子的童年快乐换取学业上的不断加码。如此,对孩子的爱,就形成了形式与实质的背离状态。

从这个意义上说,百年前的梁氏家教观,到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,它所折射出的“现代”性和科学性,值得人们不断咀嚼。

关键词:

你可能会喜欢: